编者按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,全球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,6月份升至49.5%,距离荣枯线仅一步之遥。分区域看,亚洲制造业PMI以50.7%的扩张态势领跑,欧美非三大洲制造业PMI同步改善,多极复苏格局正在形成。
【观数】
【读数】
全球制造业PMI两连升亚洲引擎领跑复苏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6月份,全球制造业PMI为49.5%,较5月份上升0.3个百分点,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认为,综合指数变化,2025年6月,全球制造业仍运行在收缩区间,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趋升。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暂停期间,世界各国加快推进经济恢复的意愿较强。
分区域数据来看,亚洲作为全球制造业增长引擎表现亮眼。数据显示,亚洲制造业PMI保持在50%以上,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。其中,中国制造业PMI的持续回升与印度制造业PMI 58.4%的历史高位形成双轮驱动,泰国、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制造业PMI稳居扩张区间。新加坡制造业PMI重回50%临界点,马来西亚、缅甸制造业PMI环比改善明显,显示区域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。日韩制造业PMI同步回暖,其中,日本制造业PMI重回50.1%的扩张区间,印证了亚洲经济内生增长动能的提升。
美洲制造业PMI提升至48.6%,环比增长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美国制造业PMI虽较5月份上升,但恢复力度有限,需求侧依然较弱。哥伦比亚制造业PMI则持续保持扩张态势。拉美国家正通过产业升级加速融入北美供应链。总体来看,美洲制造业保持在收缩区间,恢复力度较弱。
欧洲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保持回升态势,制造业PMI微增至48.8%。其中,希腊(53.1%)、爱尔兰(53.7%)的强劲表现与西班牙(51.4%)、荷兰(51.2%)的扩张形成多点支撑。德国制造业PMI环比提升0.7个百分点至49%,英国制造业PMI大幅回升1.3个百分点,反映了欧盟绿色产业政策初见成效。总体来看,欧洲制造业延续缓慢恢复态势,但恢复力度持续较弱。
非洲制造业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的走势,迎来反弹。制造业PMI环比跃升1个百分点至49.7%,但仍在50%以下。其中,尼日利亚制造业PMI连续多个月保持在51%以上的扩张区间,南非制造业PMI环比加速改善。不过,总体来看,非洲经济恢复受全球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依然较大,制造业恢复力度虽然较5月份有所提升,但整体仍在收缩区间。
展望未来,全球制造业PMI突破50%荣枯线的关键,在于强化区域协同与结构性改革。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《全球经济展望》报告预测,2025年,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.3%,贸易不确定性成为最大阻力。在此背景下,各国唯有通过多边机制破除贸易壁垒,推动劳动力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,方能将49.5%的复苏势能转化为全面扩张动能。
广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